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

责任编辑:嘟嘟

2023-07-31

来源:略融财经

1.不同的定义: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,从各项收入中扣除各项费用后的剩余部分,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损益总额;

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依据。根据《企业所得税法》的规定,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减去上年的不征税收入、免税收入、各项扣除和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。

2.计算公式不同:利润总额=营业利润+营业外收入-营业外支出,营业外收入是指公司的日常活动,与利润没有直接关系。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日常活动不直接相关的损失。

应纳税所得额=收入总额-不征税收入-免税收入-各项扣除-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;应纳税所得额=会计利润+纳税调整增加额-纳税调整减少额。

pexels-photo-8970296.jpg

利润总额为负数怎么填企业所得税?

在计算利润总额时,不直接计算企业所得税,而是根据税法规定,调整纳税事项,调整后的数字是企业应根据计算所得税调整的金额,首先弥补上一年的亏损,如果弥补后有正余额,则计算应缴企业所得税。企业计算的利润称为会计利润,不同于税法上的利润。会计利润为负,调整后可能为正。


相关视频

↑上拉加载更多

热门推荐

最新视频

京ICP备20017861号-1  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京字第17564号   北京福正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站

违法和不良信息(含侵权信息) 举报电话:18519598602  举报邮箱:2188284574@qq.com

Copyright © 2019-2020 略融财经(luerong.com)版权所有